行业动态  ·  NEWS

推动建筑业“三化”融合发展 打造宜居美好城市

2024-01-31 03:18:55 |   作者: 米乐官方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的提升,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建筑业的发展的新趋势,是新时代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2023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高住房品质,为人民群众建设好房子。要建设“好房子”,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是关键。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广西以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为核心,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建筑业转型升级行动,着力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2022年全区建筑业完成产值7276亿元,同比增长8.6%,2018~2022年年平均增长11.6%,比全国平均增速高3.8个百分点,增速排在全国前列。

  工业化是数字化、绿色化的重要产业载体,是建筑建造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是减少建筑业碳排放的有力措施。

  近年来,广西专门成立装配式建筑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多项重要政策文件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布装配式建筑有关标准和图集14部,不少建筑施工公司尝到推广装配式建筑的“甜头”。

  广西北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北投溪境(二期)项目部分建筑的楼板、楼梯、墙板就采用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装配率达到了50%。相对于传统的建造方式,装配式建造的现场非常干净整洁,不需要搅拌砂浆水泥,没有尘土飞扬的困扰,工人的作业环境相比过去更舒适。

  在施工现场,只见一个工人扶着预制墙体,另一个工人将上下管卡固定射钉,伴随着“砰砰”几声短促的巨响,一面表面十分光滑平整度高的墙就出现在眼前。“一个安装小组1.5天就能够实现一层楼内部非结构性墙体的安装。”项目经理赵刚介绍说。

  “把更多的工序前移到工厂进行,在车间预制的建筑部件,相对于现场施工,不受天气影响,不用费时等待自然沉降。”赵刚说,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使用ALC(蒸压轻质混凝土)墙体、预制楼板和楼梯,比传统的砌筑方式节约一半时间。

  相比传统砌筑方式,装配式部件单价并不便宜。但由于节约工序、减少耗材,缩短了施工时间,总造价会更低。“采用预制部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工人技术水平高低,建筑质量更有保证。”广西建工轨道装配预制混凝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金岭表示。

  为什么装配式部件质量更好?广西建工柳州装配式建筑现代化产业园PC生产基地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装配式部件一般都会采用订单式生产,厂家接收到实施工程单位的订单,会根据不同的楼栋,设计制作不同的部件模型,构件的尺寸、预留洞口、预埋线管线盒等,工厂都能提前深化、量身定做,尺寸可以精确到毫米级,各个部件无缝衔接,避免开裂、空鼓、水平偏差等方面的通病。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经过多年努力,广西已培育出2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5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以及10家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示范基地,已投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41家,预制混凝土结构物件年产能达260万立方米,钢构件年产能达108.41万吨,全区建设装配式建筑面积累计1093.91万平方米。

  没有佩戴安全帽就进入施工现场?现场摄像头即刻拍下这一瞬间,几秒钟后,项目安全员就收到安全风险隐患预警短信,监管系统对智能硬件设备上传的隐患报警进行记录,同步下发至工程建设项目,要求工程建设项目完成相关整改并形成整改材料,打造“隐患监控—隐患报警—隐患整改—整改审查”的隐患处理闭环。据了解,工地拥有的这个“智慧大脑”,能对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规范的管理行为进行监控,以此来实现有效监管。

  近年来,广西试点推广“智慧工地”,开发了广西建筑工程智慧安全监管平台,超过100个建设工程成为试点项目,累计发现隐患次数近1.7万次,所有试点工程均未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华润西园二期项目是试点项目之一。实施工程单位中建七局六公司南宁西园二期项目经理陈海发介绍说,项目针对易发生事故的场景,尤其是“三宝、四口、五临边”,重点进行安全帽佩戴、反光背心穿戴以及塔吊、施工电梯等机械的安全监控管理。

  据项目智能设备运营商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黄麓平介绍,通过在现场安装摄像头,对施工现场、生活区、主要出入口等重要部位进行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实时采集视频图像,利用AI(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安全风险隐患及人员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进行安全风险隐患报警,便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安全监管、事故溯源,保障现场和人员安全。

  目前,项目处于收尾阶段。据介绍,工地还安装了“扬尘噪音监控”设备,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噪音数值进行识别,对超标超限的情况做及时报警并传输数据,形成环境预警,督促项目管理人员尽快进行环境整改,保持工地现场环境洁净。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监管平台通过视频监控、AI分析、起重机械监控、升降机械监控、扬尘噪音监控、出入口人员监控等智能设备,结合AI、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的技术,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制防”四位一体的工地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人、机、料、法、环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将被动“监督”变为主动“监控”。

  越来越“智慧”的,不止建筑施工工地。2021年,依托诚信一体化平台,广西建筑市场监管云平台上线,与数字化施工图审系统、行政审批系统、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14个相关管理系统相互连通,对建筑市场全链条信息采用一处变动、多处更新机制,细化施工、监理、检测、招标代理机构等各方主体的诚信评价,实现建筑市场、施工现场、招投标市场的“三场联动”。

  绿色化是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理念,直接体现了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目标,贯穿于建造活动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不断加大力度推广绿色建筑,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大范围的应用在新建项目的开发建设中。

  南宁市盛邦滨江府是新型绿色建筑小区。“小区采用了水弹性城市建设理念,减少硬质铺装,回收雨水净化后用于小区景观水体。绿色景观设计方面,设置乔木遮阴,也可缓解热岛效应。”

  南宁市常年日晒时间长,为帮助房屋降温,该项目除了使用保温隔热能力更好的墙材外,玻璃也“暗藏玄机”。看似平淡无奇的玻璃,其实是LOW-E双层中空玻璃,按动玻璃上的按钮,即可启动玻璃内的遮阳百叶。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设计,小区业主不要安设热水器就随时有热水可用,且成本比安装家用热水器更低。这是怎么来实现的?奥秘在于小区负二层的绿色能源示范项目江水源热泵系统。

  “分散供热一般是采用燃气加热、纯电加热和空气源热泵加热几种方式。但江水源热泵系统利用江水作为加热介质,简单来说,就是抽取邕江水,利用换热器,把江水的热提取出来,加热生活用水,送到各家各户。”五象新区管委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

  由于江水充足,且相比将空气作为冷热源,江水源热泵系统没冷却塔产生的噪音和飘雾,也没有传统空调的热排放问题,可以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对环境更加友好,大幅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及燃烧污染物排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更为显著。

  据了解,广西通过全方面实施绿色建筑三年创建行动,推动新建建筑实现绿色建筑全覆盖,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星级标识管理制度。2022年,竣工绿色建筑面积6126.30万平方米,在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87.13%。

  此外,广西严格执行《建筑节能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强制性标准,开展实地监督检查,编制修订节能有关标准,将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率分别提升至65%和72%,逐步降低新建建筑能耗,为全方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机制和标准体系。

  日前,黑龙江省结合实际,正式对外发布了《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意见》。

  受寒潮天气影响,多地迎来中到大雪,地面出现积雪结冰现象。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安徽、陕西等地运用新设备,提高清雪除冰工作效率和应急解决能力,确保城区道路畅通。

  重磅!首批房地产项目名单加快落地——住建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

  1月26日上午,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出席会议并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支持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一视同仁满足多种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主持会议。中央财办、中央金融办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各省(区、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委)有关负责同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银川遵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治理理念,大力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生态,致力于让城市“会呼吸”“有弹性”,城市生态环境面貌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3年,河南省漯河市城市管理局紧紧围绕“增绿量、提品质”,高质量推进园林绿化项目建设,相继建成名都公园、七彩枫林公园等16个“口袋公园”,新增绿地约5万平方米,将绿色生态融入生活空间,积极打造“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社区生活圈,让市民生活与良好生态相得益彰,增强市民的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