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测量  ·  NEWS

DMS的智能监测技术及现状

2024-01-25 18:20:00 |   作者: 米乐官方

  疲劳驾驶、驾驶分神、激进驾驶等主观因素慢慢的变成了公路事故和死亡的根本原因。尽管全球车企都在朝着的美好愿景努力,但不得不承认,当前我们仍处于“人机共驾”阶段,如何帮助驾驶员开得更安全、更舒服、更便捷,正是驾驶员安全健康监测系统(DMS)所需要发挥的功能。

  最近一两月,汽车可谓是赚足了关注度。近日,有汽车博主因为眼睛小而被辅助驾驶判定为“开车睡觉”,相关话题一度登顶热搜。不少小眼睛网上的朋友表示这简直就是来自科技的“背刺”,属实扎心!

  今天钢铁大大想和大家聊聊,这项能判定驾驶员开车状态的智能监测技术和它亟待“优化”的现状!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安全是驾驶的最基础要求,因此,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率先有了安全监测系统。

  驾驶员安全健康监测系统(DMS)是智能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大家可能听过它其他的名字,比如疲劳/分神预警系统。

  它主要是通过车内摄像头对司机的状态进行实时、持续监测,例如对司机眼睛睁闭程度、嘴巴张合程度进行量化指标分级,从而判断司机当前的驾驶状态。一经发现驾驶员出现分神行为和疲劳,便会通过语音等方式来进行预警提示,从而提升驾驶安全。

  为了应对更多驾驶实况,车企通常会搭配红外摄像头和红外补光灯,这样即使是在夜间、即便车主佩戴墨镜,依然能够直接进行有效监测。

  从技术安全角度来看,DMS是让人信服,且十分必要的辅助驾驶功能。然而在出现了“小眼睛车主”被误判的情况,也足以说明DMS乃至智能辅助驾驶仍要一直优化迭代。

  针对DMS采集信息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汽车行业已经在行动,车企正尝试通过引入更多传感器的方式来进行完善。

  例如,方向盘增加扭矩传感器,可以确认驾驶员是否在正常驾驶,通过穿戴装置的共享数据,或者在方向盘集成心率监测、目光追踪等生物传感器,能更加进一步确认驾驶员状态,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减少误判。

  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在尝试将车载DMS与智能座舱域、智能驾驶域以及智能交互功能进行融合;为应对驾驶复杂环境,3D距离测算、运动轨迹预判等技术也正在被车企和资本关注。

  在家用车实现完全无人驾驶之前,人机共驾才是当前主旋律,DMS等新技术要做的不仅是保证安全性,更要保证实用性与便利性,才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举报投诉

  整体装配率呈快速上涨的趋势。今年8月盖世汽车的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国内车企

  装配率为4.1%,而2021年一季度仅为1.9%,预计2025年国内乘用车

  与输电网自动化的能量管理系统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处同一层次,但目标不同, EMS管理发电、输电,

  2120LFWB/DMP2160UFDB Diodes推出便携式充电设备的开关 Diodes公司应用的高热效率、超小型DFN封装的双器件组合

  是英文DriverMonitorSystem的缩写,即驾驶员监控系统。主要是实现对司机的身份识别、驾驶员疲劳驾驶以及危险行为的检测功能。目前主流

  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世平推出基于豪威科技(OmniVision)OV9284的驾驶员

  (DriverMonitorSystem)驾驶员监控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驾驶员疲劳

  这一关乎安全问题的新“刚需”,也带来了市场新机遇。据佐思汽研的研究数据,2019年中国主动

  系统的乘用车新车安装量为10,170套,同比增长174%,而2020第一季度安装量就达到了5,137套,同比增长360%,而且增长动力来自于价格15-20万主流车型中的装配。

  化程度的提升,各种以往在高端车型上才会出现的配置逐渐被下放到大众车型中,

  疲劳驾驶在交通事故中原因中占据较大比例,对司机及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在无人驾驶完全普及之前,“人机共驾”仍将是市场主流。

  ,充分发挥芯驰AI加速器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推理速度,做到实时感知的同时极少占用CPU。

  ,Driver Monitoring System)列入了新车安全评估标准(Euro NCAP)的项目中,未来几年欧盟

  是Mentor 公司在ECAD 数据管理的主打产品,其特点是可以管理ECAD领域中从项目、单板设计文件电路图、PCB 图、BOM、器件、器件符号、PCB封装库及其中最小单元焊盘,是从TOP

  -30系列电表时,该电表使电表能够以1V的分辨率显示高达750V的交流电压的线

  3019SSD将一个经过优化的控制MOSFET及一个专有DIOFET集成在一个SO8封装中,为消费类